迦南人的美食 Al Safir 阿拉伯餐厅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是位于中东的一个小国家,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喜欢吃羊肉、鸡肉及牛肉,善用烤和炸等烹饪方式。
在北京的三元桥附近,就有这样一家地道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餐厅 Al Safir,已经营 11 年,老板是定居约旦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这家餐厅面积不大,门头上写着“阿拉伯餐厅”,餐厅的装饰具有鲜明的中东特色。
falafel
阿拉伯饼
法塔胡姆斯
服务员送来菜单,我翻开一看,都是从未品尝过的美味,光看名字甚至有些不知成分与味道,好在菜单都有配图和备注菜品所用原料。
阿拉伯菜在上菜的顺序上,还是很接近西餐的。我们点了几样最具阿拉伯特色的菜以及小吃。上菜速度很快,不到5分钟的时间,菜品基本就都上齐了。
先说说这道看着像奶油一样的蒜酱(Garlic Sauce),这是中东菜常见的美食之一,相当于东北的大酱。用料有大蒜、食盐、柠檬汁,用料理机搅碎,再加橄榄油混合而成,质地很像酸奶,咸鲜口味,是阿拉伯饼的绝佳搭配。
葡萄叶卷(Waraq Eanab)也是中东地区很流行的美食,一般会把葡萄叶当做配菜吃,清水浸泡葡萄叶几分钟后,两面擦净,晾干。鲜香菇、牛肉馅与葱、姜、蒜末进行搅拌,再放进洗净的大米、葡萄汁,淋少许橄榄油,搅拌均匀,用之前晾好的葡萄叶卷好,上锅蒸熟,吃的时候连葡萄叶一起下肚。除了肉馅的鲜香味道,还能吃到葡萄叶的酸涩味,既增加味道的层次感,又可以解油腻。
发来菲(Falafel)应该是必点的美食,可以说每家阿拉伯餐厅都会做,这道菜被誉为巴勒斯坦的“国菜”。这种形似丸子的美食据说起源于古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起初主要原料为蚕豆,通过亚历山大港的贸易流传到黎凡特地区。在黎凡特,发来菲从炸蚕豆变成了炸鹰嘴豆。制作发来菲时,先要将鹰嘴豆浸泡一整晚,然后与欧芹、孜然、香菜等一起磨碎,团成球,下锅油炸,油炸后外焦里嫩。
炸库巴(Fried Kibbeh),同发来菲类似,用料略有区别。主要有羊肉沫、孜然粉、洋葱碎、盐、胡椒、橄榄油,混合揉成球状,下锅炸至焦黄色即可,味道和我国的干炸丸子有点像。
环境
开卜赛羊肉饭
葡萄叶
阿拉伯饼(Arabic Bread),外形看起来有点像新疆的馕,但质地要比馕松软,更像是面包做成了饼的形状,松松软软,麦香味足,主要是用来搭配沙拉和酱料吃。
开卜赛羊肉饭(Kabsa Meat),是中东地区特有的一款主食,用香料煮鸡,再用鸡汤煮米饭,米是用一种叫巴米蒂(Basmti)的长粒米,用料有黑胡椒、丁香、玉桂、豆蔻、草果、姜黄粉等,如果要遵从当地的风俗习惯,米饭就要用右手抓着吃,这一点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是一样的。羊肉饭吃起来口感软糯,香料味重,米饭粒粒分明,不会黏在一起。羊肉煮得非常烂,鲜香可口。
沙瓦玛(Shawarma Chicken),可以翻译成鸡肉卷,外皮是一张薄饼,里面卷着烤好的鸡肉,配菜有薯条,还可以加上酸黄瓜。沙瓦玛出名于土耳其,在欧洲各国随处可见的土耳其烤肉就是它,味道就像老北京墨西哥鸡肉卷,只是辅料略有不同。
法塔胡姆斯(Fattah Hummous),Hummus 是阿拉伯语“ḥummuṣ bi ṭaḥīna”(芝麻酱鹰嘴豆)的简称,鹰嘴豆在中东非常流行。胡姆斯由鹰嘴豆和芝麻酱、橄榄油、柠檬汁、大蒜混合而成,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非常受欢迎,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阿拉伯美食之一。咸鲜的味道,混合着蒜香,我一个人能吃掉一大盘。
沙瓦玛
蒜酱
炸库巴
吃阿拉伯菜一定要搭配红茶,因为大多数阿拉伯人不喝酒,取而代之的饮料就是茶和咖啡,红茶的地位在中东更胜过咖啡。年轻的阿拉伯人喜欢坐在户外,一边喝茶,一边抽水烟,悠闲地享受下午时光。
Tips: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远洋新干线美食街35 号 6-12 铺
电话 :13717933385 时间 :11: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