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艺之美
匏器范制技艺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独特的艺术,其将中国绘画、书法、雕刻、金石印等多种艺术与我国古老的农业种植结合,是一种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艺术品。
靳建民范制的由花觚、鬲、盒组成的“炉瓶三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范制匏器
靳建民范制匏器《西番莲碗》。摄影 毕鉴
圆明园含经堂出土匏器诗文陶范
靳建民范制 “水丞”匏器。摄影杨立泉
匏器,又称葫芦器,由一种爬藤植物的果实生长而成。范制匏器是在葫芦幼小时将其纳入固定的模具,然后经过一整套严格的工艺流程形成。我国匏器范制技艺在《长沙古物闻见记》中“楚匏”一节有记载:“二十六年,季襄得匏一,出楚墓,通高二十八公分,下器高约十公分,截用葫芦之下半。前有斜曲孔六,吹管径约二公分,亦为匏质。口与匏衔接处,以丝麻缠绕而后漆之,六孔当日必有璜管,非出土散佚则腐烂。吹管亦匏质,当纳幼葫芦于竹管中,长成取用。”
靳氏家族传百年安肃针画匏器。摄影毕鉴
靳建民范制《小猪拱门》。摄影关东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匏器
靳建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查阅造办处活计档资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500 余件匏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家志》记载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家传略的艺术门类包括制印、刻石、琢玉、叠石、雕刻等22 项,其中匏器手工艺术家排居第6 位。
从宫廷到民间
石膏模与范制《竹编》
《鸢尾花》,靳建民薄意雕刻时采用“竹刻留青”技法用于匏器模具雕刻。摄影、收藏 关东征
范匏技艺在清代宫廷十分盛行,乾隆写有多首与匏器相关的诗,如《咏壶卢合子》“悬瓠何尝有定容,规之成器在陶镕。外模设矣得由己,中道立而能者从。绎义有符铸人法,摛词无匪慕前踪。苑丞种出呈盘覆,贮水沉堪佐静供。”诗中不仅直抒胸臆,还介绍了葫芦范制的具体方法。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皇帝亲自在丰泽园、圆明园等地植匏范制,并御旨花模匏器的纹饰、器型、加工方式和材质。御制匏器有瓶、盘、碗、杯、乐器等,有的施以漆里,有的镶象牙或玳瑁,匏器上的纹饰有山水、花鸟、题诗等。清初北京有擅做范制匏器的名手宫中太监梁九公,人称“梁葫芦”,其所制匏器方圆大小各异,大者可作果盒,细小的则做成妇女耳饰,纹饰细如毫发。他制作的匏瓜制品,既有自然的痕迹,又有人工雕饰的纹理,形象逼真,极为精美。
靳建民范制花模匏器烟斗
清代宫廷匏器不仅供皇家御用,还用于赏赐显贵达官,并作为对外交往的礼品,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即藏有康熙赠给彼得大帝的匏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大使马噶尔尼为乾隆帝祝寿,乾隆帝赠给英国国王的大宗礼品中,包括不同器型的葫芦器。
范制匏器的模具也有多种分类,无花纹的叫“素模”,有花纹的叫“花模”;出自宫廷和王府大臣们的被称为“官模”,有大器型的匏瓶、八不正等,也有小器型的匏盒、鼻烟壶等;有立体的匏碗、匏尊,也有容镜后面背衬的平面匏片,器型多样,工艺复杂。皇家对匏器的配置也十分讲究,如置放匏器的底座款式和材质,乾隆都要下御旨令工匠承制,有的镶嵌金、景泰蓝等,有的匏盘、盒镶嵌金漆,所范制的纹饰有团寿勾莲纹、宝相花纹、夔龙纹、团花纹及书法等,多为吉祥寓意。
靳建民为匏瓜纳模
旧时范制匏器使用陶范、木范,现在多用石膏模,也有瓦模、纸模、布模、水泥等材质的模具。在圆明园出土的匏器陶范中,器型多为虫具,纹饰有花卉、人物、文字、几何等吉祥图案。
建民制胶膜。摄影毕鉴
民间所范制的匏器被称为“民模”,旧时主要在河北徐水大王店地区,历史上称为“安肃模”。靳氏匏器范制技艺始于该地区,家族技艺人可追溯到其太爷辈,主要技艺形式有陶范、纸范、勒脖、针烫等;纹饰主要有戏曲故事、历史典故、花卉等通过对匏器的可塑性特点,进行不同技艺的艺术加工。
1938 年,我国著名学者、匏器研究专家王世襄在燕京大学外刚秉庙侧菜园里试种葫芦,模具是其亲手制的木模,画片是张龢庵的《百华诗笺谱》中的一枝月季花,原画有题诗:“春来画满树,春去人何处。对花怀故人,别来花几度。惟教月月画长开,不放春归候客来。”其雕刻是另请人雕刻好后,送到东郊六里屯找人翻成了瓦范进行植匏范制……
Tips: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
时间:每年5 月至10 月中旬种植期
电话:158108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