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近日发布。规划提出完善全域湿地生态系统,打造湿地修复精品工程。开展全域湿地保护修复,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打造鸥鹭翔集、水湿(河道、湿地)林田交织的湿地景观。“十四五”时期,通州区将打造不少于1000亩的湿地修复精品工程。

  近期,通州区将以东郊湿地公园为试点,结合公园建设提质,扩大湿地面积,建设景致多样的人工湿地景观,打造体现湖泽风貌、兼具生态科普功能的湿地景观片区。远期,将在马驹桥湿地公园修复沿线河流湿地,打造高水平湿地科普示范片区。

  此外,在北运河张家湾段、杨洼闸以上段,呼应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结合湿地景观修复重塑,打造彰显运河风情、体现林河相映特色的湿地景观片区。在潮白河沿线试点并推广滨水湿地生态修复,扩大鸟类栖息生境空间,营造展现大河风光、生物多样性功能突出的湿地景观片区。

  “十四五”时期,副中心将系统实施交界地区北运河-潮白河滨水湿地保育修复建设,启动国家级植物园、潮白河公园、通燕公园的规划建设,打造以滨河风景展示和滨水生态修复为特色的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滨河绿道系统,合理布局、分级配置绿道驿站,结合跨河交通建设提升一批门户景观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