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海滨大道。落日前的一束阳光, 洒在车内女孩的脸上

对我而言,哈瓦那代表着爵士乐、霓虹灯、老爷车、芭蕾舞,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辉煌、偶然、落寞和脆弱。而每个来到哈瓦那的旅行者,也都有自己对它的预判,每个人似乎都在不断地验证这座城市符合自己的期待,而非在到达后重新探索,这似乎就是整个古巴当下困境的一个缩影——它无论新旧,都只存在于世界的想象中,它的存在本身好像并不重要。

老城广场附近,驾车在街区休息的一对情侣

路边等待游客的老爷车和司机

老城内停在阳光中的一辆老爷车

路边的学生和一辆红色的老爷车

远离老城中心,哈瓦那的容貌更显原生态

部分老爷车只会用作给古巴人的“巴士”

无论是从时间的深度还是个体的情绪中,古巴都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观察对象,而我也只能尽力记录下一些当时的气氛与状态,和古巴人的一些日常。在一座古老的城市里,这些寻常的生活和情绪状态,或许能让哈瓦那保留有一丝意气,就像街头的古巴老人经常说:“我的过去才是你年轻的资本。

大部分古巴人驾驶的车辆,其实是苏联的拉达

豪华版的老爷车,一般只会用作游客的接驳车

虾男孩通常两人一组,一人负责鱼线,一人负责垂钓

老爷车哈瓦那流动的辉煌和落寞

一个地区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和其本身的国土面积并无关联。古巴的国土面积仅有11万平方公里,即使聚焦在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很多人也无法准确指定它的方位。然而这座小小的海岛在时间和社会的纵横中,成为了全世界超越体制和时光的观察对象。古巴的每一个讨论主题,都能像蜘蛛网一般牵扯出无数的议题,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经济的封锁……这些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可以被旅行者避而不谈的话题,在古巴就像贯穿全岛的加勒比海风一样,无所不在又黏湿不堪。而穿梭于哈瓦那的老爷车,就像是一个个迷你版的移动古巴,它们集古巴的过去与当下于一身,在辉煌和困境中讲述此地普通人的状态。

渔夫面前就是佛罗里达海峡

凝视着远处哈瓦那新城的渔夫

目前行驶在哈瓦那的老爷车基本产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高龄的古董车在70年间转经几手,驶过哈瓦那老城的石板路,掠过城郊的甘蔗田,在飓风中破损,在海风里侵蚀,汽车工业的缺失和零部件的缺乏也使得古巴人成为修理古董车的技师。目前在哈瓦那的老爷车,除了车身颜色和造型外观内饰,其他的零部件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原配,和这座城市到处的修修补补一样,古巴人对于环境的改造十分愿意接纳先锋的理念,只不过每个地区先锋到来的时间略有差异,尤其是一座被海洋围剿的国度。

莫罗城堡附近的龙虾男孩

街头正在打电话的老人

私营商店物品更多,但是价格非常高昂

街头推着三轮车的自由市场

落日前的海滨大道是我在哈瓦那最爱的消遣之地。比起老城内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人群,海滨大道倒有种好莱坞的氛围,金色的日光可以遮盖一切陈旧和破败,宽阔的海洋也能让人暂时忘却身后的事态。在普拉多大道的尽头和23街的路口,余晖从左侧的新城洒下,海滨大道会呈现黄金一般的色彩,这让行驶其间的老爷车更增添了一丝历史的沧桑和忧郁。游客们可以花上60美金挑选一辆老爷车沿着海滨大道游览1小时。这些作为出租车使用的古董车,大部分是雪佛龙Impala,无论在外观还是内饰上都保存得要远远好于古巴人的自用车辆。

下午3 点,大部分的国营商店已经因为缺货而闭店

大道旁边,看着路人的一位男孩

落日余晖中,一辆驶向上城区的老爷车

街头的老人,像极了《老人与海》中的渔夫

哈瓦那满城的Impala就是这座城市辉煌的见证者。Impala的名字来源于栖息在非洲中南部的黑斑羚,我曾在南非的荒野中无数次和它们相遇,奔跑、跳跃,敏捷的身姿,它们就像是草原上的精灵。而当下的古巴人,他们的祖辈曾每日在家乡的土地上与黑斑羚一起奔跑。非洲先辈因为捕食而与黑斑羚作伴,古巴后裔因为封锁而与Impala拥抱,这是跨越大西洋和时光的一次巧合,不变的是他们骨子中的倔强和在困境绝望之中寻求生机的坚忍。

街头的一对母女

普拉多大道的房子,余晖照亮曾经的繁荣

广场上塞斯佩德斯雕像

广场上的老人,望向不远处的总督府

总督府和流浪狗

龙虾加勒比海的馈赠

在这样一座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古巴人从来都不为外来的车辆和文化而感到自豪。和我接触的古巴人中,每次聊到扬眉吐气的都是关于他们的自然馈赠:雪茄、朗姆、蔗糖和龙虾。比起前者,龙虾从获取到被送上餐桌的过程更为快速直接,这也使得众多的古巴人把自己变成龙虾渔夫,这是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职业,收获就意味着现金。海滨大道有着众多的龙虾渔夫,在一个主动和被动选择了封闭的国度,哈瓦那海滨大道有着不同寻常的开放姿态。

老城教堂的街巷中,一群打篮球的男孩

普拉多大道和革命广场的十字路口

普拉多的建筑,落寞又恢弘

在靠近莫罗堡垒的一侧,海湾变得狭窄,无风无浪使得这里更容易海钓,从午后到日落,每天这里都会聚集众多的渔夫。没有渔船,没有渔网,一根鱼竿已经是他们所能获取的最好工具。参与海钓的人群,从不过十一二岁的儿童到耄耋老人,绝大部分人的垂钓工具,仅仅是一团鱼线。他们站在石墙,静止不动,一手握着成团的鱼线,一手缓慢地释放鱼线滑入水中,粗犷的身形下,渔夫们拿捏鱼线的双手极为优雅灵巧,就如哈瓦那盛名的芭蕾舞者。在渔夫的身旁,躺着几条海鱼,这是龙虾的诱饵,游客对于龙虾的需求极大,刚刚出海的一只活龙虾是硬通货,餐厅的收购价最高可以有5 美元,这对古巴人而言是个不菲的价格,这也驱动着男女老少投身于追逐龙虾的事业……

Tips:

古巴只有哈瓦那拥有国际机场,机场海关入境系统比较落后,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非常慢,如果有预订出租车,建议留出至少2-3 个小时的时间差。行李系统也经常会坏,如果出行只有古巴一个国家,建议尽量少带行李。

虽然目前哈瓦那所有的ATM 机都有银联标志,但是大陆银行发卡的,无论是储蓄卡还是信用卡,均无法取现,而古巴其他的商业机构基本不能刷卡,所以一定要带足欧元现金,否则很可能会在旅途中无法支付任何消费。唯一能刷Visa 或者Mastercard 就是在机场的免税店。

哈瓦那街头到处都有老爷车,如果想要体验乘坐,尽量前往中央公园的老爷车集散点,那边的老爷车都有正规资质,价格也比较透明。

古巴在2025 年已经取消了双货币系统,目前游客和本地人同时使用CUP(古巴比索),官方汇率和民间汇率差距非常之大,民间汇率有时会是官方汇率的7 倍。所以不建议在机场或者银行换汇,可以带足欧元,直接用欧元消费,或者在街头有很多民间和餐厅都可以帮忙换汇,非常划算。

古巴的餐饮资源比较匮乏,但是龙虾质量非常好,15 欧元可以吃到非常棒的龙虾尾,大部分餐厅都会提供,不太会踩雷。不推荐所有以海明威为招牌的酒吧和餐厅,餐饮质量较差,而且游客众多,体验感会很差。

哈瓦那目前的住宿条件相比几年前改善非常多,国际连锁酒店也已经开始入驻,选择、预订和其他地区并无太多区别,但是可以在官方标注的星级上自动下降1-2 级,整体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还有待提高。如想体验哈瓦那民宿的,一定要看清网络上的真实图片,否则很可能会入住危房。

古巴基本不说英语,建议提前准备基本的西班牙语,否则日常消费中会遇到比较多的麻烦和误会。

在哈瓦那老城街头,会有很多路人递给你一张你的素描画并索取10 欧元,他们日常就是在街头寻找游客,随意在纸上画个卡通,以支持教育的名义让你捐款,这时微笑快速走开即可,不要收下他们的素描画。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目前在古巴上网已经非常容易。移动用户可直接开通国际漫游,30 元日包流量和通话,其他用户可在哈瓦那买一张电话卡,有不同的流量选择,插卡即可使用,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