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泡馍,大家第一反应多半是西安的羊肉泡馍,毕竟西安的羊肉泡馍太出名了。

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北宋诗人苏轼就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来赞美这道美食。羊肉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等功效,尤其西北地区的羊肉品质极佳,故羊肉与馍相配,深受人们喜爱。

但我要介绍的不是西安的泡馍,而是相距西安直线距离200多公里的平凉泡馍。“不吃羊肉泡,枉把平凉到。”这是平凉人常说的一句话,我得知平凉泡馍也是从当地朋友口中,虽然我从未到过平凉,但早已“种草”。

碰巧在北京东四大街发现一家新开业的泡馍馆子,门头三个大字“陇芗茴”,我心中一喜,这个陇字代表甘肃,莫非这是一家甘肃风味的馆子?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走进了餐厅。服务小生笑脸相迎,原来他们刚开始试营业,我就问了一句“老板是甘肃的吗?”果不其然,告知这家店是甘肃人开的,老板就是平凉人。

餐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明亮,装饰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稍候片刻,老板走来与我们交谈,得知平凉人把羊肉泡馍简称羊肉泡,以前羊肉泡是专门用来待客的,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羊肉泡已成为平凉人的家常美食。

平凉,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的小吃、菜肴、面食,与西安当地味道相仿。平凉羊肉泡馍从传统意义上继承了西安羊肉泡馍的味道,又加以改良。平凉泡馍汤更浓,肉多,粉条多,粉条变成了甘肃本地出产的优质土豆粉。正所谓汤旺、汤香、汤味浓,肉烂、肉片大、肉片薄,羊肉泡始于长安,盛于平凉。

此时,服务生将冒着热气的泡馍汤和热馍端到面前。

羊肉泡馍的吃法有四种。

第一种俗称“干泡”。汤汁和馍融为一体,特别黏稠,上面是羊肉片,如果你吃完了,碗基本就干净了。第二种俗称“口汤”。比干泡的汤多点,当你吃完肉和馍,碗里多能留一口汤,所以叫口汤。第三种俗称“水围城”。就是馍在中间,汤在四周,肉和粉丝在上面,这种汤比较多,好像是汤把馍包围了。第四种俗称“单走”。羊肉汤和馍分开端上来,你自己看着吃,一口馍一口汤也行,馍泡上吃也行。汤和馍是分开的,所以叫单走,前面三种吃法都是汤和馍在一起的。

西安羊肉泡馍所用的馍只是七分熟,平凉的馍是全熟,馍一泡热汤即软化了,非常适合“单走”。喝汤、吃肉、吃粉条、吃馍,随泡随吃。既然来吃平凉泡馍,自然就按照平凉人最常见的吃法,馍和汤单走一个。朋友们也纷纷加入了单走的队伍,一边吃,一边夸赞,这家店的汤鲜,馍又香。

陇芗茴不仅有泡馍,还有各种甘肃特色美食,另一道值得推荐的便是甘肃特色的手抓羊肉。甘肃的手抓羊肉自成一体,与青海和宁夏略有不同,羊肉用的是甘肃本地产的羊,肉质细嫩,且吃不到羊膻,炖得更软烂,入口即化。

陇芗五香牛肉也是店家的招牌。吃过兰州牛肉面,都会觉得牛肉好吃,虽然需要单独购买。甘肃的秦川牛在肉质口感上来说都属于上乘,牛肉的炖煮需要加入花椒和盐,以及少量秘制调味料,保证牛肉入味。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老板叫住了我,原来她要向我介绍主厨。陇芗茴的大厨者师傅来自平凉当地赫赫有名的老字号春华楼,退休后被老板返聘来了陇芗茴。者师傅最初做餐饮是迫于生计,后来上了灶台,掌握了手感,他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行业。者师傅与牛羊肉打交道大半辈子,四十多年的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