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谷文昌》榜样的力量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原创话剧《谷文昌》,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在天桥剧场上演。《谷文昌》生动展现了原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光辉的共产党员形象。这部话剧首演于 2016 年,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多个奖项。
看到群众困难重重,谷文昌心急如焚
谷文昌面对重重困难向战友吕县长讲述心中的理想
谷文昌对吕县长说这些兵灾家属都是贫苦群众,应允许他们祭拜祖宗
谷文昌鼓励通讯员不要畏惧困难
话剧围绕谷文昌在东山任县委书记的十年间所做的两件大事而展开。一是顶着压力把 4792户“敌伪家属”的身份改成“兵灾家属”,让他们以新的精神面貌堂堂正正地生活 ;二是克服重重困难寻找水源、根治“沙虎”(当地对大风沙的称呼),植树造林,改变东山的自然环境。
戏的第一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国民党的轮船劫走了全县 4792 名壮丁,解放军登上东山岛。县委书记谷文昌着急地说“临了临了,(国民党)还抓走了那么多人,这让他们家里的女人们可怎么活啊?”吕县长对谷文昌说 :“刚才让你开炮,你为啥不开炮啊?”谷文昌沉郁地说 :“咋开炮啊?船上还有 4000 多个老少爷们,开炮打咱们自己的乡亲?”为了 4000 多名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不打敌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担多大的责任啊!谷文昌一出场就打动了观众。
谷文昌向妻子解释为何要借钱买粮食发放给困难群众
林望龙被谷文昌感动
刘海生从台湾逃跑回家乡
灾后群众们找到存活的9棵木麻黄
话剧《谷文昌》是一出真正接地气的戏,与观众零距离的戏,戏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好像是观众身边的熟人。戏,有了真实的生活,观众才会爱看、才会从心里接受。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称职、表演完美,这绝不是溢美之词。《谷文昌》剧本修改 20 多次,剧组曾先后 8 次到东山县采访,走遍了东山 224 平方公里土地。演员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都出于心,真诚自然,没有“表演”的痕迹,更没有“话剧腔”,戏做到这个境地,真是大雅。
褚栓忠饰演谷文昌,他的眼神、形体、台词,乃至音色,透着质朴、真诚。谷文昌身上带着泥土的芬芳,戏剧讲究“像不像,三分样”,褚栓忠饰演的谷文昌形似更神似。
灾后群众们找到存活的9棵木麻黄
谷文昌读了妻子的信,感谢全家对他的支持
妻子给谷文昌做了家乡饭捞面条
谷文昌去福州林业厅上任前与吕县长有说不完的话
好剧本是沃土,演员是沃土上的树,导演是浇水的园丁,“树”枝繁叶茂了戏才成功。感谢艺术家们以过硬的舞台功力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温度有灵魂的艺术形象。
话剧《谷文昌》有电影的魅力,舞台布景运用 3D 技术,交响音乐将东山岛上的狂风骤雨、飞沙走石生动地再现。“沙虎”来袭时,升腾起满台白色烟雾,团团烟雾扑向前排观众席。转场、换幕,都是通过自动转台和灯光切换完成的。东山的巨大礁石经常是舞台主景,在场与场之间快速切换,使得戏更加自然流畅。
当在东山岛上找到水源,井水喷涌而出时,舞台上“水光”四射。在农历八月十五,吕县长带着群众与谷文昌话别时,舞台上升起了闽南人节日放飞的孔明灯,一是应节气,二是烘托欢乐的气氛。
恰如其分的配乐成为了更多的潜台词,音乐为戏增加了诗意。
全体演员三次谢幕,观众仍不肯离开剧场。我突然想到戏未开始时纱幕上打出的颜体“谷文昌”三个字,谷文昌的正直善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谷文昌的耿耿丹心、坚忍不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
谷文昌与妻子回忆几十年前新婚时刻
《谷文昌》王昊宸 摄
《谷文昌》 王昊宸 摄
《谷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