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岳王庙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最早获知岳飞,是从祖父口中。农忙过后,祖父便在梨树底下给我讲岳家将。他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有滋有味。最让我难忘的是,每逢说起岳飞的死,祖父一脸愤慨,甚至闪着泪花。那一刻,我懂得了岳飞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分量是多么重。
因此,长大至今,我就有拜谒岳王庙的心愿。在一个雨意蒙蒙的日子,几经辗转,我来到岳王庙。岳王庙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南麓。庙前是水波不兴的西湖,湖面上几只小船泛动,衬着一座断桥、几潭荷花,散发着诗情画意。庙周围树木葱茏,高大的常绿灌木枝丫横错。偶见梧桐黄叶被雨滴落,飘洒间令人生出几分沧桑和忧郁。
岳王庙其实不大,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 重建。整体分为忠烈祠、启忠祠和墓园。进入庙内,须经过几十米长的甬道,甬道入口处的上方悬挂“岳王庙”匾额,字体看上去端正庄重。过门厅经院子即是正殿,正殿是忠烈祠的主要建筑。殿内塑岳飞坐像,岳飞身着纹龙官服,头戴军中帅冠,腰上横跨宝剑,一派亦文亦武的风范。岳飞双目圆睁,正视前方,不怒自威,在横匾“还我河山”掩映下,愈发让你热血沸腾。我不由得深深地鞠上几躬,这鞠躬里,含着由来已久的敬仰,也含着帮祖父圆心愿的意思。
岳王庙
正殿墙上、柱上多有历代名人题词楹联,殿外一座长廊内壁上也刻满碑书。这些留言或长或短,充满对岳飞的崇敬,对后人也不无教戒。
岳王庙内有岳飞事迹介绍,我都一一驻足详观。在这些图文并茂的展览前,那妇孺皆知的“岳母刺字”典故,“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金军哀叹,“莫须有”罪名下的风波亭冤案,又一次唤醒我的记忆。我的心情犹如长跑后的喘气,起伏不定,先是佩服,再是高兴,后是哀叹。
当我来到岳飞墓园时,雨竟然停了。岳墓前摆满鲜花,雨淋后显得更有风姿,园内古柏森森,气氛肃穆。我慢慢地绕墓一圈,寄托我的哀思。都说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飞被杀后,朝廷下令不准为他收尸,狱卒隗顺感于岳飞的忠义爱国,冒死将岳飞遗体收葬,还吩咐后代要好好守护岳飞墓,这一守就是 20 年。后来,宋孝宗将岳飞沉冤昭雪,迁葬在如今的岳坟处。想到这些,我禁不住悲欣交集。岳飞不但杀敌有方,而且才情纵横,一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父亲曾借此要我惜时如金,发愤读书。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真伪。岳墓前反跪着四个铁像 :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接受着历史的审判和百姓的唾弃。
走出岳王庙,雨后的西湖更加风和日丽。我知道,人间已是春天。在如此祥和世界,岳飞可安息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