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老茶馆 一碗茶喝上百年
盖碗茉莉花茶,喝茶10 元,拍照10 元,喝茶拍照10 元,这是李强经营这家茶馆的唯一招牌。
李强的茶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彭镇马市坝街62 号,杨柳河畔、人民桥旁,两条小街尽头夹着一溜绿荫蔽日的古旧矮房。两面临街,木柱木梁,灰青小瓦,前后门口全是长长的木质旧铺板,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既没有车马喧嚣,也没有茶旗招展。2016 年,这个茶馆被列为成都市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伴随着一缕斜射阳光,百年老茶馆迎来了新的一天
岁月不断轮回,老茶馆的那个味儿还在
茶馆里陈设非常简单,一个灶台,几把铜壶
老茶馆是幢平房,据说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百年茶馆
茶馆距成都市区约25 公里,它的来由已无从考证,但常到这里的老茶客说,茶馆至少有100 多年的历史。早年是有楼的,解放前的一场大火曾经席卷了茶楼,当地人觉得是茶楼里因供着一座观音菩萨而得以幸存,楼阁由此损毁,因此成了平房。所以,“观音阁老茶馆”的名称也由老辈们口口相传得以延续至今。
老茶客们还说,2008 年5 月12 日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老茶馆只见水缸晃动,桌椅摇摆,门口遮阳的竹竿被拉扯断,但是茶馆一片瓦都没有掉。
从那些古老的窜架梁柱、篱笆墙、千脚泥和长满青苔的大石缸、老虎灶来看,可以感受到它久远厚重的历史。特别是墙上粉刷的一幅幅伟人画像和语录格外醒目,勾起了人们对一段红色历史的回忆。
老茶馆是青砖加木质结构,在风雨的侵蚀下,石灰墙明显脱落,可见到原先打底的竹篱,四壁已经有些斑驳,也可以说有些破败。陈设非常简单,一个灶台,数十张竹制桌椅,几把铜壶,上百个大碗茶杯,还有一池清泉水。
这里难得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成都老茶馆的“味道”,正因为如此,才被世人称为目前“四川唯一保留完整的老茶馆”,还被称作成都民俗民间文化的“大熊猫儿”。
围着围裙的茶馆老板李强正在忙前忙后烧水沏茶
茶馆的西门口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理发铺,十分引人注目
让思绪随着香烟一起飞舞
藏在时光中
老茶桌、老竹椅、老茶碗、老茶客,老叶子烟,走进这家老茶馆,蓦然间你会发现自己踏进了“时光隧道”。几只高悬的白炽灯有些昏暗,正中屋檐处一扇天窗和两头的进门处能透进些许自然的光线。当一抹阳光从狭小的天井照射进来,洒在灰白的老虎灶上,有着300 多平方米的茶馆明暗交错,更显岁月的沧桑。
茶馆的地面既没有铺设地砖,也没有水泥硬化,而是保持着原本的硬土,只是茶客走得多了,形成了错落不平的地面,地面虽然不平但却虬劲有力,宛如百年大树蔓延的根茎。
屋子正中央是一方斑驳的老虎灶,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溜盖碗儿,铜水壶在炉灶上呲呲地冒着蒸汽。老虎灶旁的大石缸里盛着一池清水,这是从地下深井汲取出来的水,用它泡出的茶清澈甘甜,回味无穷。
这里难得存了原汁原味的成都老茶馆的“味道”
茶馆的地面保持着原本的硬土,只是茶客走得多了,形成了纹理
聊茶
每天东方欲晓,早起的老茶客们不约而同来到茶馆,因为是多年的老友,所以彼此间十分的熟悉,爱搓麻将的凑一桌,打扑克、下象棋的又是一桌,聊天嗑瓜子又是一桌,一桌邻一桌。大家并不相扰,有的看电视、有的看报纸,更多的在摆龙门阵。老茶客们风风雨雨几十年,有着过关斩将的得意,也有败走麦城的失落,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在他们心里宛如浮云,淡看花开花落,笑对云卷云舒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最值得看客留意的是茶馆里的“龙门阵”。老茶客们聊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可以从天上讲到地下,从东北讲到海南,从天山讲到东海;有东家长、西家短,有精彩故事,也有花边新闻,有主观感受,也有客观真理,有真有假,亦虚亦实,总之无人会去探究其真假对错,更无人指责。老茶客尽管酣畅淋漓地抒发胸中之意,直到口水讲干了,喝口茶,继续接着来……
Tips:
交通:彭镇老茶馆位于彭镇中心,从成都市内乘公交大约2 个小时可达,自驾或打车过去大约需要1 个小时。彭镇所在的双流区因机场的建设交通十分便捷,在双流机场下了飞机无需到成都市区,可直奔彭镇,路程大约9 公里,约20 分钟即可到达。
食宿:彭镇有很多家酒店,虽说干净但大部分条件有些简陋,如果到双流区去住条件就好得多了。饮食方面,有水煮鱼、酸菜鱼、水煮牛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吃一顿火锅。
友情提示:在茶馆里只需静静地坐下来,喝一杯茶,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即可,不要来回穿梭在那些老茶客们中间打扰了他们的闲情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