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村落有变化

刘斌堡,“斌”字有些不解。延庆古城堡,多因地而名,如地势、山形、近水、物产、植物、标志物等,即使姓氏,也随某家或所靠地势一叫,没有这样雅的,文武兼备,或许守卫此堡将领有此大名,也未可知。

此堡若大,也就不足为奇,大城堡有更雅的,御批都有。而刘斌堡不大不小,说不大,清代光绪《延庆州志》绘制的地图,城池轻描淡写,甚至连城门都没画,比相邻的四周沟堡小了许多;说不小,毕竟延庆130多座城堡,多数没有绘上志书。刘斌堡当然不是单独绘上,也有这一带地形复杂、地势险要的因素。明代为防御计,督促命令军队与居民各自于所在之地筑造城堡,下的力气着实不小。

现今的刘斌堡,与古代有了巨大变化,名字还升为乡名,古时军事上从属于不远处的周四沟,现在换位了,在镇辖区内。刘斌堡村是乡里大村,也是“延庆区第一大村”,人口逾千人。新民居鳞次栉比,排排相连,一片新农村景象,以至想寻找古城墙很不易。进村打听了两个人,才在房舍间看到一段城墙。

古城曾经多古迹

沿城墙向北走,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见到一面黄土夯墙,大约10米高,借城的东墙作为院墙,院里开出一片地,以自给自足。古墙前有株杏树,初春之季,还是干枝。见有动静,从屋里出来一位老人,年轻时嫁到这村。问些城的事情,并不知晓。看到她家垒墙用有城砖,便问,是否为城墙上所取?也并不知。老人从小厮守在这里,身体健康,精神也好,几百年前的事,哪能知晓。其实也无须每个人都感兴趣。

城墙在此处拐弯,从方位判断,正是城的东北角。出了院门向西,便是城的北墙,高高低低,断断续续,与民舍相间。西北角还有残迹,再折向南,地势略高,为城的地基,墙已无存。难道此城仅此遗存?正疑惑之际,见墙外路边有一群人在盖房。问起相关话题,站出位老人,带着我们就走,边走边说城的事。老人略有耳背,几十年前做过村支委,村里的事熟悉,找他算找对了,当年他在村里该是个人物。

老人带着拐进城里。城堡有东西走向一条大街,约一二百米,行至街心。老人说,这里原来有庙,现在都拆掉,盖起房屋。按《延庆州志》所记:村中有关帝庙、火神庙、城隍庙。向南拐,行有几十米,曾有灯楼,看来这一带是城内文化活动中心。再行便是城的南门,如今城门已无,两边还残存着城墙,已被房屋遮挡,不好靠近,只能看到墙头。

站在地势最高处,这里是南门,这条街是出城老路,一拐还有东门。老人指着两门之间的空地说,这里还有一小老爷庙,神像有二尺多高,手里拿着大刀,指向东门。东门外旧有大户人家祖坟,坟前有石碑,龟趺正朝着东门,当年为了风水,而建此小庙。

Tips:

从北京去刘斌堡村可以在德胜门乘919 路快车至延庆南菜园,换乘 Y22路 、Y11 路、 Y12 路、 Y13 路、 Y14 路、 Y18 路、 Y19 路、 Y27 路、 Y28 路、 Y29 路、 Y30 路 、Y32 路、 Y34 路、 Y36 路、 Y37 路、 Y39 路均可到达。

刘斌堡村是大村,食宿方便。

刘斌堡村发展很好,可以看出新农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