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骥与他不一样的美术作品
“骥”本意为“良马”。丁骥就真如一匹良马,在艺术的道路上开拓驰骋。他可以创作百米长卷国画,禅绕画更是独辟蹊径;中国古典名著乃至动画片都可以在他的笔下呈现独具特色的形态。他的家中也是一件件亲手艺术再加工的生活用品,艺术就在身边。
鞘中之剑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地图》出版后,原作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方志馆及北京理工大学等地进行展出。目睹作品,感叹美丽北京的同时,也被画家的美术造诣所折服。当得知这一套108米的长卷竟出自一位画家之手,历经十余个春秋完成,不由心生敬意。在朋友的引荐下,终于得见画家。
来到丁骥位于河北廊坊市大厂县的家中,丁骥从南屋热情地迎了出来。正对大门东厢房门外立着齐眉棍和长枪,窗台上还有弹弓,一看这位画家就身手不凡。丁骥40多岁,“同”字形的身材,大面庞,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武之气。
可能是互相还不了解,丁骥起初话不多,问起有什么作品,只是谦虚地说仅此一作。他仿佛一把藏于鞘中的宝剑让我难窥神采。
于是我便从门口的兵器入手,得知丁骥的武术和国画都师从其父,丁骥的父亲在当地不论是心意六合拳,还是山水画都是翘楚。丁骥从小耳濡目染,并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打下了非常好的武术与美术功底。
工作后的丁骥从事电子游戏的美术设计工作,对于电脑作画驾轻就熟,可以完整呈现自己的创作构思。在多年的美术实践中,丁骥还吸收了大量漫画、油画、铅笔画甚至波斯细密画的知识与技法,在不断创新中精进美术造诣。
十年之剑
“来,给你们看下我的原作!”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呀,展开一轴轴画卷,一片片的美景展现在眼前。丁骥对于每幅作品都如数家珍,并娓娓道来创作的心路历程。
2012年,当时家住长沙的丁骥应邀创作《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地图》,丁骥对于北京并不熟悉,但对于北京文化的喜爱加上挑战自我的精神,让他勇敢地接受了任务。他笑着说:“本以为是一个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呢,没想到一干就是10年。”“你不在北京又是怎么去画北京的呢?”我不解地问。“那就是用资料了。出版社的编辑们会给我提供一些,网络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但很多地方的资料还是不理想,那就要自己实地去看,特别是北京很多地方是不能飞无人机的,只能自己爬山找最佳的视角写生。”之后丁骥用电脑起初稿,把山势水形都画清,并在上面标明景点的大致位置,打印出来送出版社审定。“这套画册的项目负责人是研究地理的老编辑,一点错误也逃不过人家的法眼。而且北京很多的山都是两侧有风光,最典型的就是香山,我需要把山展开,把两侧的景区分别呈现出来。”审定后丁骥继续用电脑细画上每个景点的样貌,之后再打印出来送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