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成了德贡公路,别说一日过三江,即便是一日过四江,也成为了现实。

在中国,有四条大江,它们分别奔向各自的海洋:世界水能第一大河、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金沙江-长江奔向太平洋东海;世界第九长河,流经六国的东南亚最大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南海;世界第二十二长河、中国唯一保护自然生态河流怒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安达曼海;世界第三十五长河、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流入印度洋缅甸海。四条大河的出海口相距达4000余公里,它们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中国云南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区域,这四条大河在直线距离100公里的范围内并排向南流,要不是隔着横断山脉的三座大山,四条大河完全可以擦出“爱的火花”,汇流在一起,在中国西部灌出一个海洋。

两年前德贡公路的打通,让一日过四江成为了可能,这是中国创造的奇迹。德贡公路的开通,怒江第一湾丙中洛与梅里雪山连为一体,这两个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路距由原来的900公里缩短到100公里,天堑终于变为通途。

云南是国内第一个将发展定位于旅游的省份。在德贡公路开通前,云南也曾开发过一日过三江的线路,起点为怒江州府泸水,终点为丽江石鼓镇,全程360公里,终因山弯路窄未能起势。而德贡公路开通,将一日过三江的路距缩短为220公里,加上几乎同时开通的独龙江公路,呈现一日过四江这样世界独一无二的旅行奇观。

一日过四江,起点为迪庆藏族自治州奔子栏镇,终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全程315公里。需翻越三座高山,穿过两条隧道,跨越四条大江,耗时约10小时。2025年春夏,我们一行自驾旅行爱好者赶到奔子栏,正式开启了一日过四江的视觉盛宴。

从金沙江翻越云岭白马雪山到澜沧江

(奔子栏-德钦,路距:86公里,耗时2小时)

奔子栏是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南接香格里拉和丽江通往内地的道路,北达西藏芒康或四川德荣,曾经也是滇川两省间两个香格里拉之间的唯一通道。

奔子栏素有“康巴江南”的美称,这里有云南最具特色的藏民居,也有康区十三林大寺之一的噶丹东竹林寺,该寺建于1667年,其历史比“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还要早两年。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第一湾,该湾也称月亮湾大峡谷,金沙江像紧箍咒一样把一座山头给包裹起来,山湾下的G215国道即是通向四川德荣和大香格里拉的道路。不远处还有贺龙桥,红二方面军长征时即通过此桥进入四川康区,实现了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

从金沙江到澜沧江需翻越云岭的主峰白马雪山,该雪山因形似奔腾的白马,因此称作白马雪山,其主峰扎拉雀尼峰海拔5460米。白马雪山春夏一片花海,高山杜鹃傲然林间;秋天则一片金黄,山顶一年四季均银装素裹。

以前过白马雪山需翻越海拔4292米的垭口,后迪庆州在半山腰花6年时间打通了近20公里的三条白马雪山隧道,使翻山的时间缩短了2.5小时,成为一日过四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翻过白马雪山来到德钦,这是云南最边远的一个县城,它坐落在澜沧江的山谷中,我真怀疑如果来了泥石流,这座县城能不能保得住。还好,这里属干旱性山谷,暖湿气流都被太子雪山挡在西藏了。

德钦的太子十三峰(也称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它不仅是云南的最高峰,同时位列中国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如果说川滇藏甘青五省区的藏民一生要转一次山,卡瓦格博是他们的首选。

十三太子峰里,卡瓦格博最伟岸,海拔6054米的缅茨姆峰则最漂亮,这是一座金字塔峰,峰顶尖利无比。卡瓦格博脖子上挂着条银光闪闪名叫明永的围巾,那是云南省最大、最长和末端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冰舌从海拔5500米往下一直延伸到海拔2800米处,离澜沧江面仅800多米,场面非常壮观。

梅里雪山下的澜沧江峡谷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该段江面海拔2008米。站在观景台上,从山顶到江面的垂直距离达4732米,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澜沧江峡谷沿途除了云岭乡两个漂亮的江湾外,离德贡大桥30公里不到,有云南最早、最大、最壮观的教堂。茨中教堂最早在1865年建于隔壁的茨姑村。1904年英国再次入侵西藏,激起了西藏民众的怒火;1905年,西藏民众从盐井追杀传教士至云南德钦和维西,导致教堂被毁,后重建教堂。新建的教堂移址于茨中,于1921年建成,前后共花了16年的时间。

澜沧江峡谷不仅是中国风光最美的峡谷,也是最具有历史代入感和使命感的峡谷。这里是著名的古盐道和茶马古道,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茶马古镇叶枝,纳西王氏土司府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王氏土司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在二战中在中缅边界竖上“北路土司界”界碑,成为中印战争及1960年中、缅勘界时的唯一依据。

从澜沧江翻越怒山孔雀岭到怒江

(德钦-贡山,路距:156公里,耗时4.5小时)

离开德钦,我们下到澜沧江边,从德贡大桥过江后沿德贡公路翻越怒山孔雀岭前往怒江。

孔雀岭垭口海拔3882米,它的北侧是高6740米的太子群峰,南侧是碧罗雪山最高峰,海拔4800米的察布朵嘎。虽然孔雀岭海拔不到4000米,但德贡公路却是云南最难建设的公路,该路全长虽然只有95公里,但从2007年开工,直到2025年才完工通路,开山铺路用了整整12年时间,平均每年修路1公里不到,可见德贡公路的建设有多难。

由于山顶自然灾害频发,为了保通,山上的铲车一年四季不停地推石铲雪,使德贡成为云南唯一的雪墙公路。当从雪墙公路的窄缝中穿过来到孔雀山顶看到绝美的风光时,我们激动不已,纷纷冒着刺骨的强风在垭口留影纪念。

垭口海拔3882米,旁边矗立着海拔4350米的礼格咱峰,因名字难记,人们便把它称为孔雀峰了,其实孔雀山在山下离迪麻洛不远的桶当,那只是座山岭而已。因名字好记,人们便移花接木般地将垭口称为孔雀岭了,旁边的礼格咱峰自然就变成了孔雀峰,再加上礼格咱的确像一只开屏的孔雀,孔雀峰便顺理成章地传称开来。

孔雀垭口是整个怒山山脉的重要节点,其北即为云南及德钦最高峰,海拔6740米的太子群峰,其南为碧罗雪山、维西境最高峰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被怒山山脉分隔在两地的直线距离最近只有22公里,在德贡公路未修通之前,两地公路绕行距离达800公里以上,因此翻越孔雀垭口成了两地民众最便捷的通道,即便这样,翻山时间也需要3天。如今德贡公路的开通,3天的路程缩短为半天,完全就是一项功德工程。

翻过垭口向下,我们的小车被雪墙包围着,就像穿越在时空隧道。偶有祼露的地方,路边的安全护栏已被堆积的冰雪在滑移的过程中扭曲成麻花状,让人触目惊心,可见开通这条公路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山顶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开通后就处于时通时断的状况,目前德贡公路正在山腰处开凿孔雀山隧道,一旦隧道打通,山顶绝美的风光及雪墙公路将一去不复返,因此想一睹德贡风采的人需抓紧时间了。

下到山腰,我们又重回到原始森林之中,满山的鲜花向我们绽放出笑脸。在山脚,路边的迪麻洛村有座名为白汉洛的教堂很值得一看。该教堂建于1898年,不过在1905年的维西教案里被付之一炬,创建教堂的法国传教士任安守连夜翻过碧罗雪山躲过一劫,后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回到怒江重建了教堂,教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来到怒江,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怒江一线生活着藏族、汉族、傈僳族、白族、怒族、独龙族等多个民族,不同民族和谐共生。家庭成员中有多个民族成分构成,并有着不同的信仰,一到周末,一家子有的进寺庙拜佛,有的去教堂做礼拜,让我们这群外来客惊奇不已。

从怒江翻越高黎贡山到独龙江

(贡山-独龙江乡,路距:80公里,耗时3.5小时)

沿怒江来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我们不敢停留,沿着贡独公路翻越高黎贡山向独龙江进发。

为了被封闭在独龙江里刀耕火种的4000独龙族人,国家在1995年投入1亿元开建了96公里的贡独公路(也称独龙江公路),4000人的筑路大军用了4年时间才算建成。一条深山密林悬崖公路由此诞生,终于结束了独龙族与世隔绝的日子。

刚建好的贡独公路是一条标准的高山悬崖公路,路边悬崖瀑布倒悬,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洗车公路,然而垭口大雪常常封山,一封就是半年。为此,贡独公路在2011年开始了二次建设,耗时4年耗资5亿元在山腰打通了一条长近7公里的独龙江隧道。新建的独龙江公路缩短了16公里,翻山越岭的时间缩短了2.5小时。

以前的贡独公路是遥看瀑布挂前川,二次建设时多段悬崖公路采用了棚洞护顶,洗车的瀑布是见不到了,不过却多了如同游戏机里的棚洞赛道场景,让人倍感新奇。忽明忽暗的棚洞及忽近忽远的回音声浪,感觉是在穿越时空隧道。

翻越高黎贡山下到独龙江,这里与100公里外的金沙江完全是两种天地。由于三座大山的隔阻,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一次次地中断下来。在德钦时,金沙江两岸岩石祼露,显现一片荒芜的景象,到了独龙江,这里的降雨量是金沙江的10倍,只见沿江两岸郁郁葱葱,雨林密布,树上攀藤,藤上长草,草上生苔,一片生机盎然。一日过四江视觉的强烈反差,让我等一行感叹不已。

怒江,虽然是我国最后一条没有开发的河流,但美丽公路的建设,一方面让当地民众受益,一方面也的确削弱了怒江沿线景观,就像美丽的大自然被人动手翻炒过了一遍,只要有人为的痕迹,自然就留下了一道疤痕。而在独龙江,人类改变自然的触手还没波及到这里,依旧是一番原始的味道,这里的山是那样的青,水是那样的绿,山谷是那样的空灵,植物散发出芳香,让人流连忘返。

独龙江里住着唯一的原著民独龙族人,这是一个温和的民族,人数较少,新中国成立前没少受外族侵扰欺负。当地的独龙族少女常将自己清秀的面庞纹乱,以防被外族抢夺。如今进入和谐社会,纹面女几近绝迹,虽然未能拍到纹面女,但我们却巧遇了独龙族乐队在高山上载歌载舞。

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但这里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