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 地中海蓝调
特拉维夫全称特拉维夫 - 雅法,由两个城市组合而成,一个是 100 多年的新城,一个是 4000 多年的老城。它们依偎在地中海,奇妙牵手,碰撞出一曲婉转回味的交响,有即兴中的沉淀,闲逸中的无拘无束,还有那抹温暖人心的落日唱响的咏叹。
毫无疑问,期待已久的老城是第一个要去的地方。穿行两三个街区,通过一条长斜坡,AI-Bahr 清真寺从右边跃入视线,顶部的蒂芙尼蓝和海的蓝自是又不同。旁边的凯杜明广场(Kedumim Square)精致小巧,却筑有宽大长阔的标志性台阶,两侧的棕榈树疏密有序。在它的对面,便是纵横错综的逼仄石板路,它们承载着几千年打磨的痕迹,记录下岁月的更迭与兴衰、磨砺与厚重。徜徉其间,迷恋每一个转弯出其不意扑面的欣喜,每一处石头老房子素朴中的悠远韵致。
古老的大片沙黄色石头构造中,叠着层次不同的蓝,颇具设计感的蓝色门、蓝色窗、蓝色栏杆、蓝色路牌门牌,原来这两种色调可以映衬得如此赏心悦目。这里特有的以十二星座命名的路牌,散落在不同的巷道,要想都找到,是要花些工夫的。另一个大量运用的元素,便是典型的地中海拱门造型,几乎每个建筑或多或少都有呈现。
艺术气息真实氤氲在整个老城的呼吸中。画廊、艺术工作室、博物馆不动声色隐匿其间,展陈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从室内延伸到了室外,看似散杂不羁,实则用心之极。
夜色正幽悄,地上零落的灰玫红花瓣飘散着袅袅余香,斑驳凹凸的石头隐隐透出柔润的光泽,指尖轻轻滑过,触感温凉又夹杂着颗粒感。渗透在肌理里的每一道缝隙,也似在浅吟过往与现在的不同。与碧日下的静谧有别,此刻更多了一丝深邃的意境。偶有人家的亮光透过整齐的窗棂散射出来,和石巷中的渐变光晕杂糅在一起,便有了光与影的互动。石板路上涂抹的铬黄不规则线条,从眼前所有的冷色系中脱颖而出,明快而热烈,犹似一幅油画中质感分明的刮痕。
连续两天,我都守候在海边,只为等待余晖的柔美光色。
沿海而行,渐次有了度假的氛围感。雅法老港曾经的仓库改建成酒吧、餐厅、商店,还有带露台的小酒店。海钓的人排成一队,与海里高矮不齐的帆船,在各自忙碌。木板路上虽攘来熙往,但不嘈乱。大家也都随性寻个舒服的地方,气定神闲地期待着。
地中海的落日没有让我失望,它肆无忌惮释放出了所有的暖金色。毫无遮拦地飞落在海上,涟漪漾起碎金 ;炫在石墙上,唤醒了单调寥寂的时光刻印 ;映在步道上,晃动出不间断的身影 ;耀在每个人的脸上,烘衬出一张张生动而温暖的脸庞。
当夜空只剩下一片幽静的普鲁士蓝,曼妙的萨克斯乐曲飘然入耳,最恰如其分的和声不过如此。
钟楼是雅法的地标性建筑,质朴且醒目。老远就看得见,它孤立于车流繁忙的三条道路交汇处。楼体是毫无悬念的沙黄色,灰绿的尖顶嵌有白色的圆形钟,视觉典雅清晰。原以为能进到里面,走近才发现窄小的浅米色拱门紧闭,而此时的斜阳将石楼辉映成泾渭分明的明暗两截。门上绘有几组简单的图形,窗户上的铁艺却是极其繁复。这个三层钟楼建于 1903年,是为了纪念奥斯曼帝国苏丹哈米德二世登基 25 周年。100 多年来它从未缺席过。
在钟楼对面,有一家人气爆棚的点心铺。局促的街边拐着弯排起长队,里面的伙计也不少,个个忙得热火朝天。店里的大烤炉,是带明火的,多层搁架上摆满了诱人的面点,每一款都是现烤现卖。我忍不住加入排队“大军”,又和众人一起站在路边大快朵颐。
随意穿过几条小街,高饱和度色调的涂鸦无处不在,构图充满了想象,夸张地运用艳丽奔放的色彩,满溢出活力俏皮、和谐有秩序的美感。目之所及,极似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格调。他以非凡驾驭颜色的能力而为世人所称道,也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个把自己感受到的色彩直接画出来的画家,并不拘泥于真实的颜色,到今天还有很多大牌设计师借用他的经典配色。
后来发现,其实整个特拉维夫随处可见涂鸦,甚至是超大面积的,能覆盖一栋楼的整个侧面,同样保持纯粹绚丽的色彩。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对于满溢着生活气息的市场,我有一种执着的偏好,所以,到哪都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市场。正如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卡梅尔市场就是这样一个活色生香的地方。1920 年开业以来,一直是特拉维夫最大的露天市场,除了安息日,每天人头攒动。这里喧嚣又生机盎然,充满色彩和混合的气味。路两旁是一家紧挨一家的店铺,一堆堆新鲜的瓜果蔬菜、肉类海鲜,繁杂的香料、服饰、电子产品等等,丰富而有序。市场还云集了餐厅、咖啡馆、甜品店、酒吧。漫步在摩肩接踵的市场,真实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有小吃店的服务员顶着黑色的异形头饰,投入又欢快地忙活着,还不时做出逗乐的表情,你也会不由自主抿嘴一笑 ;卖串烧的小伙,一袭黑衣、黑帽、黑手套,随着奔放的音乐节奏,边干活边舞动,动作到位有感染力,分明就是专业的舞者。围观的人群一阵阵拍手叫好,还有人情不自禁跟着起舞,欢快、诙谐、热烈,这无疑就是最动人的日常了。
相隔几公里的雅法艺术集市,在钟楼南边相互交错的小道上,由当地一些跟艺术相关的从业者定期举办。每个摊位都不算大,统一的白色顶棚,顺着街道依次整齐排列。和繁忙嘈杂的市场相比,这里显得清爽整洁,氛围也更平和。以售卖手工艺品、饰品的居多,创意设计中大量运用海洋元素。白贝母打造的品类最多,不仅做工细腻,天然的光泽也完美呈现,而且造型独一无二,很多都是孤品,错过就没有了。卖家还十分乐意分享其创作理念,那种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就像和老朋友在聊天,极为友善,即便不买也无妨。集市周边是一些颇有情调的时尚餐厅、酒吧,悠闲的氛围,人们乐而享受。
几条街之外的跳蚤市场规模大得多,气质也迥异。摊位没有统一规划,堆积如山的物品随意散落地上,挂在台架,铺满桌椅,多到无处下脚,有些不细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图书到字画,从古董到家具,从服装到饰品,从工具到锅碗瓢盆……新品旧货交杂,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甚至还看到了产自中国的瓷花瓶、首饰盒,只要有耐心慢慢逛,都能淘到满意而归。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表象,其实人与物有种潜在的默契,并因和谐而生动。有意思的是,摊主竟然都是中年男性,他们绝不吆喝,也不忙碌打理,只是安逸地坐在阳光下,但有问必答,耐心且真诚。转进附近一条接一条的街巷,还有整齐的一些固定摊铺,布满了曲里拐弯的路两侧。所以,最好要留出至少一天的时间,来感受每个市场不同的味道。
结语 :海风吹拂,地中海灿亮阳光下的特拉维夫,沉浸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包容中,与生俱来的典雅与迸发的蓬勃活力相携而行,更注入了多元而创新的元素。
Tips:
安排行程时,要考虑到安息日(每周五下午落日 - 周六落日),因为这个时间段商店、餐厅基本都关门,公共交通停运。从 2025 年开始,市内有了部分巴士运行,但班次很少,可事先在交通 App (Moovit)上查看时刻表。但仍然没有市内往返机场的公共交通,如果赶上安息日到达,只能打车,行李按件数单独收费。打车 App(Gett)使用便捷。
交通卡 Rav-kav 在机场到达大厅就能办理,在以色列所有城市的巴士、火车、轻轨都能用。也可根据情况购买日票(Day Pass), 在当天无限次乘坐公共交通,建议提前规划好线路。
在机场按需少量换汇,其余的到市区换更划算。雅法就有几家,最好找的一家在钟楼对面,路边把角处。用人民币不能直接兑换,要在国内先换好美元或欧元。特拉维夫的物价较高,当地货币 1新谢克尔≈ 2 人民币。从特拉维夫出发时的安检很严格,时间要留充裕。
入境时给的蓝色入境卡要保存好,出关时仍需要。
如在当地租车旅行,还车点选的机场,注意这个并不在航站楼内,要留心路边还车点的标识,验车后租车公司有摆渡车送至航站楼。
在国内提前买好以色列当地电话卡,或是在 App“无忧行”上购买以色列上网套餐,落地后开通,操作方便,无需换号码。
市场开放时间 :
卡梅尔市场 :周日至周四的 8:00-18:00,周五 8:00-15:00 ;雅法跳蚤市场 :周日至周四的 9:00-17:00,周五 9:00-14:00;艺术市集 :周二、周五的 10:00-17:00
特拉维夫的包豪斯建筑(2003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集中在罗斯柴尔德大街(Rothschild Bled)附近。
如果从特拉维夫乘坐公交车去耶路撒冷,建议坐左边,耶路撒冷出现那一刻相当震撼。特拉维夫中央车站有 405 路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