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王府井东方新天地广场施工时,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岳升阳在东方广场施工现场,看到由挖掘机铲斗划出的印迹上有黑色擦痕,小心地将擦痕表层的土质刮掉后,岳升阳发现了炭屑,找到了一些碎骨化石和被火烧过的骨头,竟然还找到了数片人工打击形成的燧石片。12月28日早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超荣和岳升阳一起坐早班车赶到王府井。他们蹲在冰冷的工地上,整整挖了一天,随着发现的骨头、碎石数量的增多,确定这是个古代遗址。此后,考古发掘进行了8个月,出土文物2000余件。

传授打制石器和钻木取火

动物化石

骨尖头器

骨制品

经科学鉴定,东方广场新天地的地下三层,是北京城内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15000年至26000年。这是在北京地区继周口店之后,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东长安街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6度25分28秒,北纬39度55分26秒,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掘时布16平方米探方90个,面积为1440平方米。上下两个文化层距地表深11至12米,文化遗物就出自河湖相地层中。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抢救性的科学发掘和综合研究。在建王府井东方广场时,在古人类当时活动的地方,也就是距现地面深约12米处,落成了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展示20000多年前北京地区的环境风貌和先民们的生活情景。

北京自金代以来,建都历史已达800多年,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又是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区域,发现如此久远古人类文化遗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

就让我们穿越万年时光隧道,走入远古的记忆和饱经沧桑的历史。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文明初启,重点指出遗址出土的文物;二是山河家园,重点以图像描绘当时北京人的生活场景;三是时光流转,用视屏长廊来反映北京自周口店人、王府井人始,直至今天的变化。全面还原20000多年前古人类在此生产生活的景象,展示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在此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烧烤食物

石锤、石砧

时光隧道

狩猎原始牛

文明初启展厅,结合20000多年前北京地形、地貌的沙盘模型,展示古人类因生存食物来源所需,追逐动物群,来到今天北京王府井地区短暂停留和生活的情景,古人类的活动范围因此而扩大。

展厅四周陈设了大量的展品和图片,有石砧、石锤、骨铲、骨片,以及原始牛、蒙古草兔、斑鹿、安氏鸵鸟等动物骨骼化石,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加工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当时的生态环境。

现在展出的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发掘清理出的石制品共1098件,包括石核、石片等,以及加工成型的石器。石器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石钻,实际原料主要为黑色碎石,取自附近的河滩,这些物品的存在,说明古人类生产实际行为发生在遗址内及该遗址是古人类制造和加工工具的场所。

经研究分析的骨制品411件,其中有骨核、骨片、骨铲、雕刻器、尖头器和刮削器等,有的骨制品上还附着赤铁矿粉和保留有人工刻划、切割、砍砸痕迹,这些信息对研究了解古人类的工具制作工艺和技术,狩猎活动、生活状况和文化遗物的埋藏环境都非常重要。

原始牛角及上颌骨

远古北京人生活场景模型

对石制品、骨制品、用火遗迹和赤铁矿碎块等出土遗物的展示,让我们追随古人类生活的足迹,了解此阶段古人类在这里出现的文化。

走进第二篇章的山河家园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约50平方米的玻璃四方地块,这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王府井古人类26000年前生活的遗址地层,遗迹块距地面12米,是考古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在发掘中选择文化遗物丰富和遗迹清晰的探方,原貌恢复到博物馆的展厅。

在我去过的博物馆中,这个300平方米的博物馆面积算是小微博物馆之一,也是离地面最深的一个。展览的布置以该遗址的发现为主,文化内涵丰富,没有其他冗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可以站在玻璃上往下看到一些当年的遗迹和实物,包括砍砸痕迹的骨头、动物化石、原始牛角和用火遗迹等。

火遗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上文化层有2处,下文化层有4处。根据动物化石上的砍砸和切割痕迹,可以拼合的碎骨、石片和烧过的遗物分布情况推测,当时人们一边制作石器,一边屠宰和肢解猎物,然后围着篝火烧烤,品味着收获的快乐。

遗址中,发现了赤铁矿碎块、赤铁粉末,在发现的石锤和石砧上都有赤铁矿粉的红色,反映出原始宗教的信息。对使用的赤铁矿粉,一般认为是血的象征,“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希望他(她)们到另外的世界永生”。这种现象,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留恋,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灵魂的概念,这是中国最原始的宗教资料,也意味着,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大量赤铁矿粉的发现也反映出古人类生活的信息,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使用赤铁矿粉,也用于美容。由此不难推想,古人类佩带的饰品,从人类开始意识到装饰与美化自身的时候起,人类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不禁感慨,这个北京城区最古老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无不向人们印证着王府井地区是人类适宜栖息繁衍的家园。

仔细看完古人类钻木取火、打制石器、狩猎、祭祀的远古文化,随后进入时光流转展厅,这是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隧道。

古人类在王府井地区的生活场景,如同画卷般徐徐铺展开来,我们的主人公正和同伴们一起捕捉原始牛。时光流转,主人公来到远古时期,经历了发生在北京地区的逐鹿之战,他又见证了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时期。北京地区的历史变迁最终来到现代,搭上停留在王府井站的地铁消失在茫茫人海。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发现,标志着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存,是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从20000多年前至今,人类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承受着自然带来的磨难,顽强而坚韧地繁衍生息,同时也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恩赐,与自然和谐共存。

时光飞逝,从远古回到现在王府井的繁荣,让我感悟到人类文明进程,而这个遗址恰是了解人类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它承载了人类发展史的一段难忘而精彩的记忆,让北京这片美丽的土地在文化上一脉相承、绵延至今。

Tips:

地址 :北京市东长安街 1 号东方广场东方新天地。

地铁 :1 号线王府井站(A 东北口)步行 282 米,5 号线东单站(E 西北口)步行 612 米,2 号线崇文门站(A1 西北口)步行 1.4 公里。

公交:52 路、120 路王府井公交站下车,步行 214 米 ;1 路区间 /1 路东单路口西站车,步行 385 米 ;141 路王府井路口北站下车, 步行 173 米 ;106 路、108 路、110 路、111 路、116 路、684 路、685路东单路口北站下车,步行 620 米。

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00-17:30

预约 :010-8518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