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观摩路线展示北京文化地标——走进通州区 传承大运河文化 感受副中心魅力
北京文化论坛与会嘉宾来到城市副中心,实地了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情况,先后到“三庙一塔”、大运河沿线和城市副中心三大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观摩。
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也称为“三庙一塔”,由燃灯佛舍利塔、文庙、紫清宫和佑胜教寺等组成,是城市副中心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区,也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庙一塔”建筑群现已完成文物修缮,并恢复了文庙历史格局,目前按照国家 5A 景区标准,还在完善智慧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下一步还将植入状元文化展、运河养生展、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等游客沉浸式体验项目,全面展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的历史文化魅力。
“帆樯林立,轴舻蔽水”,历史上大运河通州段十分繁忙,漕运船只蜿蜒河面数十里,形成了“万舟骈集”的美景。如今大运河城市段建成了漕运码头、柳荫码头、1 号码头、2 号码头等游船码头,开通了“一长一短一夜航”和三条跨区域游船线路,以及一条 25 公里的陆上线路,让游客充分领略大运河深厚文化底蕴和两岸美景风光。
三大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副中心剧院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文化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建筑面积约 12.53 万平方米。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赤印”和银杏树叶片,建筑面积约 7.5 万平方米。大运河博物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建筑面积约 10万平方米。预计 2025 年底基本完工,2025 年将具备开放条件。
运河-历史-燃灯塔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全面整合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加快与廊坊北三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