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寻香到马桥
春天的野外,花香扑鼻,诗意弥漫。有心踏春,不妨去陕西咸宁马桥走走,在那里,有足以让人喜上眉梢、喜出望外的万亩油菜花海。你可以在丽日阳光下,沐着春风,闻着花香,舒展身心,在花海中嬉戏、漫步、神游。
有人问,踏春寻香,随处可去,为什么偏要去马桥?或是因马桥距离市区最近?或是有大片大片的不可替代的油菜花?这些,也许都是不错的理由,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片土地上,有可再三咀嚼的历史痕迹、人文印记。
第一次去马桥油菜花海是在几年以前,那是一个周末,也是一个晴和的日子。那时的马桥油菜花海,首次作为景点向游人推出,乘兴而去的人不在少数,纵横交错的田间赏花道上,人流涌动,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可谓风含情,花含香,人含笑,好不热闹。可以说,那一次踏春寻香,新鲜而愉悦,流连而沉醉。
此周末虽非彼周末,但一旦置身金色的油菜花海,感觉还是那么美妙,像有铺天盖地的金黄色的蝴蝶在眼前翩翩起舞,叫人一下子就像回到了久违的乡下老家。我的老家,也是一个适宜油菜生长的地方,一到春天,成片成片的油菜花也会从眼前延伸到远方,又从远方蜂涌至眼前。那美丽芬芳的油菜花,引来了蜂飞蝶舞,也给予过我无穷尽的童年欢乐。
眼下的马桥油菜花海基地,除了满满当当的花海景观,更有了沉实厚重的人文蕴藏:门楼、古民居、古井、木栈道、稻草人、观景台等,不一而足。
拿门楼来说,既有古朴典雅的韵味,又具文化传承的脉络。这里,记录着江西南昌移民重历史、重书香、重亲情的过往;这里,出土了六朝陶器、唐代花砖、宋代瓷器等历史文物;这里,保留了许多民居、寺观、桥廊等明清古建筑及现代红色革命遗址;这里,走出了冯京、孟养浩、钱亦石、钱瑛等古今名人;这里,积淀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佛教文化、徽派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遗存。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英才辈出的所在,更是一个燃烧着革命激情、烙印着永不磨灭的乡村记忆的地方。
在一浪一浪的花海间游走,闻着植物和花粉的清香,心旷神怡间,遇一熟识的文友,她以当地人的身份,兴致勃勃地谈到马桥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礼义、重家风的地方,一直遵从以仁待人,以义方教,以孝为先,以学为贵,以慎为重;倡导“礼仪知而言不苟,规矩正而动有伦”“古今圣贤之道我能知之,天地万物之理我能明之”“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以及立业持家要“勤、俭、德、和”等。同时,她信心满满地向我描绘了马桥美好绚丽的明天。不是吗?他们正以乡贤回归反哺的方式,让马桥动起来,让马桥活起来,让马桥实起来,让马桥富起来。一切的一切,正在有条不紊地朝着品质、文明、秀美、幸福的现代化乡村迈进。
听文友一路说道,如沐春风。这个春天,踏春寻香到马桥,所看到的,是春日色彩里,阳光氛围中,泥土呵护下,平凡乡村呈现出的一幅幅活泼动人、美不胜收的乡村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