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本身并不产茶,晋商并不具备经营茶叶贸易的优越条件,却在 18 世纪的亚欧茶叶贸易的历史上独占鳌头。长裕川茶庄便是其中的代表,在长达 200 多年的茶叶贸易中,长裕川人创造了“两头在外”, 以国内外茶叶市场为导向,以“川”字牌砖茶为名牌产品,以湖南、湖北茶山为优质生产基地,以“茶庄-茶行-茶农”为组织载体,以“行商遗要”为标准化操作规程的一条龙经营模式,成为长裕川百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也是晋商万里茶道文化的一个闪光点。

山西本不产茶,明清晋商却奇迹般创造了万里茶道的辉煌历程。作为晋商一支的祁县茶商,因具备人文历史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成为晋商开拓万里茶道的主力军。祁县古城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到清末民国初年,祁县兼营茶业、汇兑业的商号达到34家。这其中就有万里茶道的中心与核心,位于祁县老城的长裕川老号,这里也是晋商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今已开辟为晋商茶庄博物馆。

从祁县新城,到祁县老城即昭馀古城,如同完成了一次穿越。漫步古街,徜佯故道,走过小巷,穿过圪垱,赏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古堡、建筑、长廊,品一款款寓意隽永的砖雕、木雕、石雕,古风扑面,古韵引人。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好一处昭馀古城,让人领略的不止是曾经的文明,更是让人难忘的历史。在热闹的街市上,有这么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名为段家巷,走入小巷深处的巷子北口,蓦然发现一座高大的建筑,三面临街,院墙高耸,俨然一座城堡。门楣上“长裕川”三字朴实而隽永,这正是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原晋商十大财东、祁县名门望族渠家的长裕川茶庄旧址,院内的石碑“晋商万里茶路中心”无言地诉说着这处古老建筑的尊贵地位、悠久历史与博大内涵。

走进长裕川,一条宽敞的青砖甬道静静地铺在脚下,甬道尽头是一座2层出檐阁楼,与大门阁楼遥相呼应,两侧是4个大院和两个偏院,共有砖瓦房100多间,各个院内明楼、统楼、出檐走廊彩绘金装、斗拱飞檐,讲究的是雄伟气派;砖、木、石雕工艺精湛、随处可见,传达的寓意深刻。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南院门脸,这是一组大型青石立体浮雕,整体呈欧式风格,但雕刻内容却体现着传统、独特的儒商文化。整座石门楼高15米,宽10米,门窗门楣框架全部由石雕砌成,窗沿石条图案精美:人物、山水栩栩如生,文房四宝形象逼真。整个浮雕构思精巧,内容非常丰富,堪称山西民居石雕典范,是国内少有的艺术珍品。

“长裕川”总号院是民国初年渠氏第 19 代传人渠晋山主持修建的,虽是一个商号的办公地点,但院内的石雕图案、对联匾额,却是那样的诗情画意,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主人高雅的气息,和讲仁义、倡勤俭、好谦虚、为富民的儒家风范。西南院石雕门楼上,刻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清代书法家张思睿所写,为篆书,上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出自王羲之《兰亭序》,下联“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出自《左传》。意思是 :在这超凡脱俗仙境般的所在,能够读到中国古老的书籍,寓意渠家藏书丰厚。两侧的一副对联是清代大学士、著名书法家祁寯藻楷书所写,上联“立德立言居之以敬”出自《左传》,下联“友直友谅尊其所闻”出自《论语》。意思是对树立德业、创立学说的人要敬仰,对正直的、诚信的朋友要尊重要相信。渠晋山在其最大商号的总号中,从其收藏的上百件名人对联中,专门选了这两副勒刻于石,可见其志趣追求之所在。步入院内,明楼高耸,由渠晋山手书的砖雕条幅庄重大方,颇具功力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分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道出渠家称雄商界几世纪之根本......

Tips:

地址 :长裕川晋商茶庄博物馆位于祁县老城东大街段家巷北口。

交通 :从太原到平遥、运城等地的火车均经过祁县 ;也可以在太原从长途汽车站乘车到祁县。同时有多条高速经过祁县,自驾也是不错的选择。

住宿 :祁县县城有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可供选择,非常方便。

美食:焖干肉、雪梨酥、石头饼、烧茄子。

周边:祁县老城、渠家大院、 乔家大院、 平遥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