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洋)1日,“首图讲坛·乡土课堂”2025年度讲座正式开讲。这项公共文化品牌服务集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史研究会、首都图书馆三方优势,已经连续开办19年,今年全年将安排60场讲座。

  细览2025年讲座排期表,不难发现四项专题系列讲座尤为亮眼。其中“城门记忆”系列将以北京城门的变迁为窗口,展示城市发展的波澜壮阔与城市空间的国都特色;“八音雅乐”系列致力于让听众体味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风韵与文化价值;“考古探秘”系列将呈现北京地区考古工作的新发现和相关研究的新收获;“我们的节日”系列则从文物、文学和民俗等多角度展现传统节日文化。

  当天,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孙冬虎带来了今年首场讲座《煌煌大城制令名——北京历代城门命名的文化渊源》,与读者听众一起追寻北京历代城门命名的文化渊源,梳理城门命名和更名的曲折过程,共同传承首都城市文脉、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即将在“八音雅乐”系列中奉献《琴瑟在御》讲座的著名古琴演奏家杨青还在元旦当天的“国风雅韵”弹奏唱诵专场中独奏了《半山听雨》。东方歌舞团著名二胡、锯琴演奏家杜恩武以及九宫大成民乐队等也联袂带来精彩演出。

  据统计,“乡土课堂”2003年1月开办至今,已举办讲座862场,惠及读者千万人次,其中去年全年举办讲座43场,并构建起涵盖微信、微博、短视频、百度等渠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共服务听众1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