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顶上建城堡

很远就看到了周四沟。

建城堡多选择平地,易于运兵打仗,即便在山地,也要建于开阔处,或当着路口。周四沟堡却建在了山坡上,这在延庆城堡中极为少见,沿着山坡,能看出断续残墙。城堡角上的垛高于墙体几米,屹立于山顶。村里人小时候常跑上去玩,称其为炮楼,要说那形状、作用还真有相近之处。

一巨石立于村口,行书写着“周四沟”。进村还沿袭着旧时的路,从西入,然后折向北,才能看到城堡的南门。清光绪《延庆州志》上记,城只设一座南门。南门外曾有瓮城。瓮城开有东西二门,走东走西,各有说法,俗称东门为喜门,西门为丧门。直到前几十年,瓮城还在时,结婚娶媳妇的还要先进东门,再从南门进村,而办丧事则从西门出。现在,两门已无,而习俗和古人踏出的路依旧。村石旁,还残存部分瓮城墙,黄土夯墙上排着有序的碎石, 为了更结实。

南门并没建在城墙的正中,而是偏东,以至瓮城墙与城东墙相接。南门外正中,有棵老榆树,三两个人抱不过来,树龄应该很长了,是否建村时所植,不好确定。站在这棵高大的榆树旁,也就有了几分异样想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墙还基本完好,城门还有门洞,当墙与瓮城渐渐拆掉时,独留此树?

南门向北,沿着坡路,一眼便看到了城的北头,城里仅有南北走向一条大街。村里老人说,房舍之间也有窄小街道,叫小东胡同和小西胡同,称不上大街。当年南门旁曾建有鼓楼,村内山坡上还有钟楼。一座屯兵城堡,竟有此晨钟暮鼓,也有些不可思议。

这一带,地形极为复杂,所以明朝建起几座城堡,形成防御体系。永宁东有四海冶堡,天顺八年(1464年)置。西北有靖安堡,东南有黑汉岭堡,北有周四沟堡,俱嘉靖中置。又有刘斌堡,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置。这些城堡中,靖安堡正在白河堡水库中,其余现今或多或少还能看到残城遗址。

建这几座城堡的目的,正是为了加强对明陵的保卫,而周四沟从地势上,更显突出。志书上有记,周四沟堡历来极为险要,正处在山陵的背后。城堡为砖城,周长 2 里多,比刘斌堡大了 1 倍,驻守的官兵也多,有 550 多名,负责的范围也大,边墩 37 座,接火墩 15 座。明万历《永宁县志》上记,城堡筑于嘉靖十九年(1540 年),级别为操守,是个不小的军官。

古人带兵有勇谋

志书里不能记述普通士兵的情况,却有着两位最高长官的故事。黄尧臣是右指挥使,曾任周四沟操守。嘉靖年间,北方鞑靼侵扰赤城。黄尧臣主动出击,前去抗敌,“奋激大呼”,杀向敌阵。敌前锋不知后面还有多少兵马,惧而退去。之后,当敌人探知黄尧臣的部队并无援兵,又再次合围,黄尧臣中箭而亡。势单力薄,又如此勇猛,令人震撼。事后,朝廷授予黄尧臣“昭勇将军”的称号。

另位操守桂一枝,有谋略,善打仗,同时又是位豪侠仗义之士,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和奖赏散给大家,以至去世时“囊无半金”,还是别人为他备了棺椁下葬。军民听到消息,“有流涕者”。如此疏财,侠肝义胆,在明代更显难能,展现了守城官员的另一面。

长官如此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士兵能不齐心协力,共同抗敌......

Tips:

从北京去周四沟村可以在德胜门乘919 路快车至延庆南菜园,换乘 Y34路、Y39 路、Y30 路即可到达。

周四沟内有古戏台,建造得十分人性化。

周四沟可以望到远山,三座山峰如二龙戏珠,要仔细辨认噢。

城堡下一片农田,良田沃野,景色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