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葱青青
乡下人几乎家家都有一块扎了篱笆的小菜园子,菜园子里除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之外,自然是少不了小葱的。每年开春,只要在开垦松软的泥土里施足底粪,底粪一般最好为农家肥,农家肥对于秧苗来说虽然养分吸收缓慢,但是后劲却很持久,且不用担心化肥的危害,土地也不会板结,自己种植的蔬菜吃起来也格外放心。施了农家肥之后,用锄头再抛挖一次,撒上葱籽,用耙子耙匀,不出数日,那细密的小葱就像无数棵小青针一样破土而出。
待那些细密的“小青针”吸足养分,长得茂密拥挤时,就可以将那一丛丛的小葱秧进行移栽了。将小葱秧苗一排儿栽整齐,浇上水,一般月余天,那移栽之后的小葱就会挺直腰身,直挺挺的连成茂密的一队。
每次做饭时,便事先在菜园子里掐一把小葱来,洗净之后切成葱段或葱花,用来炝锅或凉拌菜肴,不仅增色提香而且赏心悦目。即使是准备不足,油锅泛了青烟,急急地胡乱揪一撮小葱下来,也能跟上节奏。
只是那小葱生命力顽强,犹如韭菜一般,掐了一茬又一茬,始终保持着碧绿和鲜嫩。直至初夏,部分小葱变得壮硕,那些粗壮的青葱顶尖上就会冒出一包鼓鼓囊囊的葱籽,当揪掉长有葱籽的青葱后,晾晒干,就可以随时播撒育苗,而那些掐了一茬又一茬的葱根照旧会生发出新的青葱来,所以乡下人只要勤快,常年四季从不用掏钱买小葱。
小葱虽然平凡,极不起眼,但它却如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极为重要。一餐再高档的餐饭,没有了小葱,就没有了灵魂。无论是水煮鱼还是毛血旺,在成菜之前,必少不了要放蒜泥和青葱碎,然后用滚油泼一下才会出味。即使是清炖系列的菜肴,上桌之前也定要撒入少许小青葱才会富有情趣。
老家人喜食面条,每次必少不了油泼辣子,也更少不了一小碗用滚油泼了或炒过的蒜泥和青葱。不管是炒制或是油泼,定要放入适量食盐,我们管它叫“调和”,只要有了炒好的“调和”,舀一勺调入碗中,那饭食立马就会活色生香。
小葱除了炒菜、做馅离不开它,做煎饼子或烙油饼馍,也同样少不了它。最为难忘的是母亲制作的小葱拌豆腐,将新鲜豆腐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小丁,焯水之后同切碎的小葱凉拌。小葱豆腐用的小葱是整根葱,连根拔起的那种,葱分葱白和葱绿,拌了豆腐不仅有一种葱的奇特的辣味儿,还有一种豆腐的自然清香,我们也管它叫“一清二白”。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而小葱豆腐正是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本色。
小葱,常年保持着清脆和碧绿,有小葱相伴的日子里,生活好像就会有许多的诗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