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蒜薹香
小时候,每到夏初,正是缺乏鲜菜的时候。蒜薹,算是当季的时令菜。母亲将蒜薹抽回来,清洗干净,先不急着切断,而是抓一把蒜薹,将尾巴系在一起,一串串地挂在铁丝上,晾干水汽备用。
随后,母亲开始调制腌蒜薹的料汁。料汁配方非常简单 :凉水煮开,按 1 斤蒜薹配 1 斤水,10 斤水放 8 两盐,4 斤蒜薹倒一袋白醋的比例就行。白醋要等水放凉再加进去,蒜薹、坛子、案板确保干净,不能沾水沾油。
蒜薹晾干,掐去尾巴炒菜,剩下的切成寸段,全部码进坛子,将晾好的料汁倒进去,淹没蒜薹即可。一周以后,蒜薹就变成浅黄色,母亲擦干勺子舀一些放进碟子,淋一些辣椒油,端上饭桌就算一道菜。
我最喜欢将热馍一掰两瓣,夹一筷子蒜薹放进去,嚼起来“嘎吱嘎吱”,又酸又脆,回味无穷。醋腌蒜薹没了绿莹莹的鲜嫩,却少了辛辣和冲鼻的蒜味,滋生出一丝丝的甜,让人越吃越想吃。好不容易有个改样菜,我巴不得每顿都吃,但是,母亲并不允许。
有一次,我偷偷溜进厨房,找个干净勺子舀出来一些,顾不上拿馍,先捏几根放进嘴里解馋。正好被母亲撞见,她用爱怜的眼神看着我,叹口气说 :“别一下都吃光了,还得给麦收时留一些,到时候没时间做饭炒菜,就指望这些蒜薹呢!”
当时,农村日子很苦。这个时节,每家除了偶尔割一刀韭菜,炒个鸡蛋给孩子们解馋,只能地里薅一把野菜,回来凉拌或者拌玉米面蒸菜。每天不是自制的酱豆、酸菜,就是咸萝卜条、辣椒酱,连个像样的素菜都没有,荤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