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文化。于我们文都桐城来说,除夕过年的“圆”不仅“圆”在家人团圆,还“圆”在年夜饭十道菜中。

十道菜中首推鸡。桐城的放养土鸡肉质有嚼劲,是冬日进补好食材。过年吃鸡正逢其时,更有年文化味道。过年祭祀用鸡,年夜饭炖鸡,享受的是吉(鸡)祥如意、大吉(鸡)大利的文都年文化。

鱼是鲢鱼,意年(鲢)年(鲢)有余(鱼)。桐城文化里,白喜事鱼必吃,不吃也要动一筷子,把鱼戳破,这事情圆满过去;红喜事如年夜饭的鱼则不吃——有余。鱼,吃或不吃,预示坏事过去,好事将来,总之希望年年有余,有余的日子总是从容不迫的。

一道红烧猪肉上桌,富贵流长。猪是实力、财富和福气的象征。方方正正的大块头,红褐色,光亮亮的,颜值高,肥而不腻,香气扑鼻。

这三道荤菜,也是主菜,祭祀、红白喜事、过年必有,是文都饮食文化的精髓。

一道细菜,红辣椒丝、落水桥水芹杆、灰褐色粉丝、酱褐色精肉丝和大蒜丝,汇聚融合,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细菜,又名喜菜,食材常见,做法简单,营养全面,老少皆宜。

一道生菜上桌,意为生财(才),家庭招财进宝发财,孩子学习有才能。“富不丢猪,穷不丢书”,桐城文化中,财和才是相辅相成的。过年吃生菜,来年财、才都旺旺。

韭菜是一道普通的菜,可单独炒,也可炒鸡蛋或豆干。出锅后香气扑鼻,宛如闻到了早春的气息。人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吃了韭菜计划来。过年吃韭菜,日子长长久久(韭韭),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