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书的立体世界
自从2025年淘到第一本立体书《爱丽丝梦游仙境》,段超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收藏立体书。算起来整整5年的时间,现在已达4000多册。加上美术教学的需要,他将立体书的所有制作细节和工艺分解制作成教程。这让他不仅爱上了立体书,爱上了立体书的收藏,而且爱上了对立体书的研究。
段超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美术老师。他一直住在宋庄,他说这里让他有创作的灵感,让他教学之余可以安静下来。宋庄北街黑洞咖啡东侧的巷子里,宋庄艺术区内常见的那种被画家用来做工作室的灰色的砖房,这里说是段老师的工作室,其实更像是段老师的家,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还有小青菜。房子的三分之一用书架围隔起来,围隔的四面书架专门用做立体书的收藏。向上延伸的书架分出一个个方格子,每个格子都被书籍挤得满满的。段老师说:“这个区间的架子上全部是立体书,一共4000多册。”这可算得上是中国立体书的收藏大户。
立体书源起
最早的立体书起源于13世纪的英国。段老师收藏的最古老的一本是中国的五彩活盘《奇门遁甲》,没有确切的年份显示,应该是清朝的。段老师介绍说:“早年的立体书生产都是手工制作,不会大批量生产。纸质的书籍容易破损,留到今天实属不易。所以能流传至今的也许大多数都是孤本。”
段老师收藏的最有价值的立体书是英国的《卡布诺故事集》(1934-1950年间出品的全集17册)。说话间,段老师打开了一个带门的书柜,谨慎地挪开了表面站立的几本书,露出了后面一本本分册被塑料袋包裹着的书籍,看上去有些陈旧并有着不同程度的磨损。“全部收齐太不容易了”段老师感叹道。
说到中国立体书目前的水平时,段老师认为:“最早英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是立体书制作出版的强国。到八九十年代后,美国的立体书到达高峰期。2016年到2025年,中国的立体书爆发,每年都有20多本与世界顶级设计对标的高品质立体书出版,发展迅猛,已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水平。其实中国的立体书一直都有,但读者的认知度不高,发行量也特别小。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立体书的工厂,几乎80%的立体书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
设计精彩绝伦
段老师介绍起他的立体书时,仿若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那神态、那语气,无不充满着深情与热爱,娓娓道来间,每一本立体书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从细腻的纸艺雕琢到巧妙的机关设计,再到每本故事内容的表现手段,段老师都可以简明易懂地解读,体现了他对立体书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深度思考与研究。
段老师特意介绍了他收藏的第一本书《爱丽丝梦游仙境》。“罗伯特•撒布达(RobertSabuda)是世界上顶级的纸艺设计师、工程师,我的书架上有他和他徒弟作品的专门摆放位置。他设计的这本《爱丽丝梦游仙境》目前已重印了很多次,目前发行应该能达到几十万册,因为它太精彩了!很多立体书爱好者都是被这本书圈的粉,我也是。”说着,翻开了这部魔幻的层层叠叠的立体书。并详解道:“各种手段运用得都特别精彩,爱丽丝吃了女巫的饼干身体长大到撑破了房子,四肢夸张地从房子下面伸向远方;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通过小孔看到了洞底的爱丽丝,采用立体书的隧道结构,很巧妙;疯帽子喝下午茶的茶杯亮亮的、很精致地站立在桌面上;翻开一页高大的树木森林,似乎参天的大树魔幻般地从纸页的夹缝中升起,这是采用的多层V形折和支撑结构。看!尤其是漫天飞起的扑克牌这页最精彩!表现的纸牌兵非常壮观……
Tips:
电话:1304102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