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逜
部首辶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GKPD 统一码901C
笔顺一丨フ一丨フ一丶フ丶
名称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逜
⒈ 古同“牾”:“逜下蔽上,使事两乖。”
异体字
- 迕
※ 逜的意思、基本解释,逜是什么意思由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逜【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正韻》五故切,音誤。《集韻》寤也。謂相干寤也。
又《集韻》阮古切,音五。過也。《正字通》與遻迕通。
详细解析一下【逜】这个字。
【逜】字的详细解释
1. 基本信息
拼音:wǔ
部首:辶 (走之底)
笔画数:10画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笔:GKPD
统一码:U+901C
2. 笔顺
【逜】字的笔顺为: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点、横折折撇、捺。
(书写顺序:先写内部的“吾”,再写外部的“辶”)
具体分解:
一 (横)
丨 (竖)
┐ (横折)
一 (横)
丨 (竖)
一 (横)
一 (横) (注:现代标准写法中,“吾”的最后一笔是横)
丶 (点) (这是“辶”的第一笔)
㇋ (横折折撇) (“辶”的第二笔)
㇏ (捺) (“辶”的第三笔)
3. 字义与解释
【逜】是一个古汉语用字,在现代汉语中已极为罕见,基本不再使用。它的核心含义是:
动词:违背,抵触,不顺从。
通“牾”(wǔ)或“忤”(wǔ),都有“逆、不顺”的意思。
经典出处:
在《说文解字·辵部》中解释道:“逜,逆也。” 明确指出了其“违背、逆向”的含义。
4. 组词
由于【逜】字非常生僻,几乎没有常用的现代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它通常单独使用,表示“违逆”的动作。
可以尝试组词(多为生僻或古文中的用法):
逜逆:同“忤逆”,违背、不孝顺。
逜忤:同“忤逆”,抵触,违抗。
请注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示“违背”的意思时,现代汉语通用的是【忤】(wǔ,如“忤逆”)或【牾】(wǔ),而不是【逜】。
5. 字形结构
部首:辶 (chuò),俗称“走之底”,与行走、行动有关。
部件:字的内部分为“吾”(wú),“吾”既表音,也一定程度上表意(“吾”本身有“我”的意思,引申为以自我为中心,可能与“违逆”他人的含义相关)。
总结与提示
【逜】是一个典型的“死字”或“化石字”,您最需要了解的是:
它读 wǔ,意思是“违背”。
它极不常用。在现代书写和阅读中,几乎永远不会遇到它。
您想表达的“违背”,99.9%的情况应该写作【忤逆】的“忤”(wǔ)。
学习这个字主要是为了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以被“忤”或“牾”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