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枚
部首木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笔STY 五行木 统一码679A
笔顺一丨ノ丶ノ一ノ丶
名称横、竖、撇、点、撇、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枚
⒈ 树干:伐其条枚。
⒉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⒊ 马鞭:以枚数(
)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⒋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枚别针。不胜枚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⒌ 姓。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木、文声
English
stalk of shrub, trunk of tree
※ 枚的意思、基本解释,枚是什么意思由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枚
〈名〉
(1) (会意。从木,从攴(
)。本义:树干)(2) 同本义 [trunk]
枚,枝干也。可为杖。——《说文》
竹曰个,木曰枚。——《释名》
枚,条也。——《广雅》
施于条枚。——《诗·大雅·旱麓》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3) 马鞭 [whip]
还于东门中,以枚数阖。——《左传·襄公十八年》
(4) 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gag]
军士衔枚,夜登芒山,未明击之。——《北史》
(5) 门钉 [peg]。如:枚数(门钉数)
(6) 姓
词性变化
◎ 枚
〈量〉
(1) 相当于“个”,“支”,“件”等 [piece]
六枚都使升空法,云端里面各翻腾。——《西游记》
(2) 又如:一枚铜钱
◎ 枚
〈副〉
一一;逐个 [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如:枚卜(一一占卜);枚列(一一列举);枚别(一一分辨);枚进(一一进献);枚数,枚举(一一列举)
康熙字典
枚【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梅。《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大雅》施于條枚。《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又个也。《書·大禹謨》枚卜功臣。《註》一一卜之也。《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又馬箠曰枚。《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又鐘乳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又枚枚,礱密也。《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旣修。
又姓。《統譜》周枚被,漢枚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枚【卷六】【木部】
榦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曰:“施于條枚。”莫桮切
说文解字注
(枚)也。毛傳曰。榦曰枚。引伸爲銜枚之枚。爲枚數之枚。豳風傳曰。枚、微也。魯頌傳曰。枚枚、礱密也。皆謂枚爲微之假借也。從木攴。會意。可爲杖也。說從攴之意也。攴、小毄也。因爲鞭扑字。杖可以毄人者也。故取木攴會意。莫桮切。十五部。詩曰。施于條枚。大雅文。
以下是关于汉字 “枚” 的全面详细解释,涵盖拼音、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组词以及用法,帮助您系统地掌握这个常用汉字。
【枚】字详解
1. 拼音(Pinyin)
- méi(第二声)
注意:不要误读为“měi”或“mài”。
2. 部首(Radical)
- 木(木字旁)
- 表示与树木、木材相关,但在“枚”字中,“木”更多是形旁的遗留,实际意义已虚化。
3. 笔画数(Stroke Count)
- 共8画
4. 笔顺(Stroke Order)
“枚”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如下(共8画):
- 横(一)
- 竖(丨)
- 撇(丿)
- 捺(㇏)
- 横(一)
- 撇(丿)
- 捺(㇏)
- 撇(丿)
口诀记忆:先写左部“木”(横、竖、撇、捺),再写右部“攵”(俗称“反文旁”,但此处为“夂”变形,实为“攴”的简化)——横、撇、捺、撇。
✅ 正确结构拆分:木 + 攵(或写作“木 + 夂”,在简化字中统一为“攵”)
5. 结构分析
- 左右结构:左为“木”,右为“攵”(反文旁)。
- 可拆分为:木 + 攵
- “攵”原形为“攴”(pū),表示敲击动作,但在“枚”中已演变为记号部件。
- 本为形声字,“木”表意(古代“枚”多指小木条),“攴”可能表动作关联(如计数时敲击记录)。
6. 字义演变与基本释义
本义:
- 古代行军时每人携带的小木桩或竹签,用于计数、传递命令或夜间巡防。《说文解字》:“枚,干也。可为杖。” 引申为计数单位。
现代基本释义:
- 量词(最常用):用于细长、小件物品,相当于“个”、“支”、“根”等。
- 例:一枚硬币、一枚邮票、一枚戒指、一枚导弹。
- 名词:古代军队中每人携带的筹具或令牌,用于点名或传令。
- 例:衔枚(古时行军为隐蔽,士兵口中横衔小木棍以防出声)。
- 姓氏:罕见姓氏“枚”,如历史人物枚乘(西汉辞赋家)。
7. 组词(Common Words & Phrases)
组词 | 拼音 | 释义 |
---|---|---|
一枚 | yī méi | 数量词,一个(用于小而精致的物品) |
枚举 | méi jǔ | 动词,逐一列举事物 |
衔枚 | xián méi | 古代军事术语,口中含木棍以禁声 |
枚马 | méi mǎ | 古代指传递消息的骑兵(少见) |
枚乘 | Méi Chéng | 西汉著名辞赋家,姓“枚” |
不胜枚举 | bù shèng méi jǔ | 成语,形容数量极多,无法一一列举 |
🌟 重点词汇解析:
- 不胜枚举:强调数量之多,无法用“枚”来数完,比喻极其常见或繁多。
- 例句:这次展览的珍品不胜枚举,令人目不暇接。
8. 用法说明
-
作量词时:
- 多用于小巧、贵重或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 ✅ 一枚勋章、一枚钻戒、一枚螺丝钉
- ❌ 不用于大型物体(如“一辆车”不能说“一枚车”)
- 多用于小巧、贵重或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
与“个”的区别:
- “枚”更具书面语色彩,常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
- “个”更口语化、通用。
- 例:
- 口语:我捡到一个硬币。
- 书面:他收藏了一枚古钱币。
-
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 “衔枚疾走”出自《周礼》《史记》,体现古代军事纪律,现偶用于文学描写。
9. 常见错误提醒
- ❌ 误读:不要读成“měi”(美)或“mài”(卖)。
- ❌ 误写:右部是“攵”(反文旁),不是“夊”(suī)或“夕”。
- ❌ 误用:不可随意替代“个”,如“一个人”不能说“一枚人”。
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枚 |
拼音 | méi |
部首 | 木 |
笔画 | 8 |
结构 | 左右结构(木 + 攵) |
主要词性 | 量词、名词 |
核心意义 | 小件物品的量词;古代计数木签 |
常见组词 | 一枚、枚举、衔枚、不胜枚举 |
成语应用 | 不胜枚举、衔枚疾走 |
使用场景 | 日常计量、文学表达、历史典故 |
学习建议
- 多用于收藏、军事、文学语境中。
- 掌握“不胜枚举”这一高频成语,提升表达能力。
- 书写时注意右部“攵”的三笔:横、撇、捺、撇,末笔为短撇。
希望这份详尽的解析能帮助您彻底掌握“枚”字的形、音、义与用法!如需了解近义词辨析(如“枚 vs 个 vs 支”)或更多例句,欢迎继续提问!